9月13日,“瑰丽璀璨:馆藏清代民国服饰精品展”在校博物馆司马德体育馆一楼临展厅正式开展。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中华传统服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垂衣裳而治天下,服饰文化从古至今代表了家国之礼仪。古代先民将民族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宗教观念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起中华服饰独特的文化内涵。 
时至清代,服饰的发展受时代变化影响显著,最大特点是满汉交融、兼收并蓄。清代服饰纹样的造型和色彩繁缛精细,极具研究价值。旗袍作为近代传统服饰代表之一,不仅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旗袍在继承中华传统服饰风格的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服饰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内敛含蓄气质。 本次展览共展出馆藏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服饰以及服饰有关饰品等计50余件(套),包括清代官补、挽袖、马面裙、马褂、旗袍、衣装、云肩、荷包、配饰等多种类别。展览从清代民国的服饰渊源、精致工艺、形式创新以及当代表达四个不同角度,展示了近现代服饰的发展,赋予了服饰这一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与发展。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着一件旗袍、观一池碧水、听一曲评弹,感受“君到姑苏见,人间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情,希望该展览能让广大师生零距离感受服饰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