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第一栋进入我们视野的东吴老建筑是子实堂。这栋建筑于1930年落成,是为纪念东吴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曹子实先生而命名的。曹子实是清华大学老校长、国学研究院开创者曹云祥的父亲,他的人生是一段传奇……”11月16日下午,来自教育学院、能源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部、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二十余名同学齐聚于东吴大学老校门前,认真聆听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14栋历史建筑所记录的百廿苏大故事。 这是博物馆为庆祝苏州大学建校120周年,弘扬苏大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彰显苏州大学百年历史人文底蕴,在青年学子中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面向全校学生所开展的“百廿荣光,寻根天赐”重温校史活动第七场专场巡讲活动。自10月20日以来,已有三个校区、七个年级、十余个学院的三百多名同学成功完成“寻·苏”、“触·苏”与“传·苏”等实践项目,活动取得良好反响。 七场专题活动中,由文博馆员与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宣讲团队带领同学们依次走过子实堂、维正楼、钟楼、春晖楼、夏润楼、秋韵楼、冬瑞楼、日新楼、月异楼、览秀楼、蕴秀楼、精正楼、维格堂与博物馆等十四栋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详细讲解每栋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历史用途与人文故事,阐扬了杨永清等东吴老校长以及曹子实、李伯莲、李维格等建校先贤的卓越贡献。
在博物馆英烈展厅,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苏州大学已知的23位中共党员英雄烈士的光辉事迹,深刻领会了苏大共产党员在党史和新中国史中以鲜血和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谱写奋勇前行的壮丽篇章。
在博物馆校史展厅,同学们集体参观了百廿苏大的建设发展历程,从博习书院到东吴大学,从江苏师范学院到苏州大学以及跨入新时代的高校“双一流”建设,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感悟,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根植于心。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参与任务卡答题、小组pk、单人抢答等互动,积极抢答“哪一栋建筑是东吴大学修建时间最早的教学楼”、“谁是东吴大学最早获得理科学士学位的校友”、“谁是撰写中国最早的一部《中国文学史》的东吴老校友”、“以下哪一句不是东吴大学第一版校歌的歌词”等问题,现场气氛轻松而又热烈。博物馆向每场活动获胜同学赠送了精美的展览图册与实用的学习文具,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