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博物馆党支部与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蔡希杰同志革命精神
2022年9月21日下午,博物馆党支部、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在博物馆三楼会议室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东吴校友蔡希杰同志革命精神,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朱苏静、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党支部书记冯一以及两个支部的师生党员共计45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冯一主持。

(图为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师生党员瞻仰博物馆馆藏红色革命文物和藏品,有东吴校友蔡希杰捐赠的参干纪念锦旗、抗美援朝军功状、纪念章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3日,蔡希杰校友将亲自撰写的3900余字的长文——《血性大战胜利的典范——抗美援朝一老兵的感悟》用毛笔书写成7.5米的书法长卷捐赠给博物馆。

(图为师生党员瞻仰革命文物)
随后,活动现场播放了蔡希杰同志的捐赠视频。博物馆党员朱兰介绍了东吴校友蔡希杰等同志革命文物和藏品的捐赠情况,博物馆党员付优重点介绍了两件红色革命文物。一件是东吴大学中国语文系全体同学在蔡希杰同志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时赠送的纪念锦旗,锦旗中央绣着“无比的光荣”五个大字。这面锦旗是东吴大学时期的历史遗物,具有较好的历史价值。另一件是抗美援朝军功状,1952年12月,蔡希杰被部队光荣授予三等功。这张军功状上印着“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红色大字。

(图为蔡希杰校友参干纪念锦旗与三等功军功状)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朱苏静组织师生党员集体学习了《血性大战胜利的典范——抗美援朝一老兵的感悟》,洋洋数千字的长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党员们深受感动。

在瞻仰革命文物和集体学习后,师生党员交流发言,畅谈学习感悟。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党员蔡铭静同学真诚地谈道:“从蔡前辈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主义精神和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我会铭记他们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展现的巨大勇气,不断勉励自己,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品格。”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党员薛群同学谈道:“蔡希杰校友捐赠的参干纪念锦旗和抗美援朝三等军功状,还有谢奎和前辈捐赠的红色革命文物都是抗美援朝那段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是我们青年一代的生动教材。瞻仰这些红色文物让我有很多感触和共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革命的前进力量,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员顾焱玲谈道:“今天让我很有感触的是,老先生曾说,教过的学员牺牲在他面前,而他却不曾上战场,他希望在最后的晚年,用书法写下这些事迹,教育后辈。我想,这也是我们来此学习的意义。‘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革命历史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红色基因。”

(图为师生党员交流学习心得)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鲁维铭对学生的发言作了总结。他指出:“今天看了蔡希杰老校友的事迹,我们深感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各位党员学习老校友革命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冯一为主题党日活动作了总结。他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抗美援朝精神”作了解读,指出,苏州大学有着属于自己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守护好革命文物,让千千万万的学子都能瞻仰和看到,将红色文物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和道德情操等红色基因永远传递下去,成为广大学子自强不息和报效祖国的力量和源泉。

(图为鲁维铭与冯一进行总结发言)
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博物馆党支部向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赠送了《东吴十八景》明信片,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图为师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合影)